首页
 -> 信息查询 -> 审计年鉴
审计年鉴(2006卷)

发布日期:2009-05-08 00:00:00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办公室字号:[ ]


【绍兴市审计局】2006年,绍兴市审计局编制43人,在编43人,领导职数5名,设有8个职能处(室):办公室(计算机中心)、监察室、综合处、经责处、财政社保审计处、金融经贸审计处、行政事业外资审计处、投资(农业与环保)审计处。

领导成员

局  长  钱水祥

副局长  郭春敖、何小玲、魏仁林

审计成果  2006年,绍兴市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354个,查出违规金额58548万元,其中应上缴财政3092万元,应应调帐处理金额15358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304230万元,损失浪费金额213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900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件,涉及人员1人,移送纪检监察部门事项4件,涉案人员4人,涉及金额40万元,移送有关部门事项5件,涉及人员4人,涉及金额3702万元,出具审计报告和报送审计调查报告454篇,提出审计建议826条,审计后挽回(避免)损失125万元,向社会公告60篇,提交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609篇,被批示采用的审计专题、综合性报告和信息简报425篇。市审计局获得绍兴市政府年度岗位目标考核一等奖和省审计厅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列第二名,被命名为全市首批“学习型机关”,局机关党总支第13年被评为“五好”党组织。李金华审计长为绍兴审计工作亲笔题词。

财政审计  绍兴市审计局2006年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重点突出了对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管理及财政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等方面内容的审计。抽查了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财政专项资金专户、市级技术创新基金专户、社会保障资金专户等财政专项资金收支情况,并对市国土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罚没款上缴情况进行了延伸审计调查。针对市本级部分行政性收费收入和专项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个别省拨专项资金未及时拨付以及水利建设资金银行账户管理有待规范等情况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审计意见与建议。

同时,对市级机关9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抽样分析。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发现两个薄弱环节:1、个别部门预算存在不够细化和个别支出在年初没有确定预算项目安排的情况,造成支出发生时与年初无预算的脱节现象;2、个别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时存在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公用经费挤占项目支出的现象。

税收审计  绍兴市审计局2006年的税收计划执行和税收征管情况专项审计,采用了绍兴市地税局TF2000信息系统(发送端)与绍兴市政府信息中心(中转端)、绍兴市审计局(接收端)三个接点的物理联通方式开展了异地信息网络传输审计,在传统的TF2000地税征管信息系统分户入库清册数据筛选检查的基础上,辅以SQL SEVER 2000查询分析器快速产生审计结果。审计查出市本级税收征管主要存在国库更正事项操作不够规范、多退税款未能及时征收入库、滞纳金制度执行还不够严肃、代征税收结报入库不够及时等4方面问题,审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乡镇财政审计  绍兴市审计机关以各县(市、区)为单位,采取乡镇财政审计与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对乡镇级财政资金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审计,同时探索财政支出效益审计。全市完成乡镇财政审计54个,审计覆盖面为48.7%,共查出违规金额22142.52万元。

企业审计  绍兴市审计局2006年共完成7家企业审计和2家企业审计调查,重点是市工业国资公司财务收支审计、绍兴大剧院有限公司财务收支审计。审计主要弄清了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违规经营、资产不实等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促进了依法经营和改善资产管理。其中市商业银行审计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754494700元。

政府投资审计  全市审计机关完成政府投资审计项目51个,核减投资金额8507万元;全市完成组织审计项目3440个,送审金额56.39亿元,核减建设资金5.09亿元。绍兴市审计局完成经济适用房项目审计2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计4个、政府投资项目(大环河南河工程)1个、专项管理费审计1个、国土资金项目1个。审计在注重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加强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审计发现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阴阳合同”现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后长期不实施竣工决算”等审计要情上报后,得到张金如市长的批示。

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绍兴市审计局2006年共开展了对科技经费、旅游发展资金、农信社资产质量和经营风险、住房公积金、帮困助学金、基础教育经费6个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了这些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建议。其中,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5年资产质量和经营风险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共查出违规金额3.13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6亿元,发出审计调查报告1份、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9条。通过审计,查明2005年市本级旅游发展资金来源共计2172.9万元,旅游发展资金支出1628.7万元;基本摸清了全市旅游企业的现状、困境及发展潜力。教育经费审计促进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城南学校的建设资金1800万元。

社会保障基金审计  2006年着重开展了对绍兴市慈善总会2005年度捐赠款物情况审计和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市慈善总会于2005年11月将500万元慈善结余资金交存给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投资(主要是为了得到比银行利息更大的收益)。而该公司已停业整顿,委托投资已存在很大风险。向市委、市政府及时发出《审计要情》,市委书记和市长以及分管副市长均分别对此做出了重要批示。张金如市长还对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作出批示:“审计发现问题较多,请分析原因,分清责任,认真整改好”。另外,对民政系统2005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涉及的面比较广,审计投入的力量也比较大。重点对救助管理站、殡葬事务管理单位的收费情况及乡镇救灾经费进行了延伸调查,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专项审计调查和福利彩票公益金专项审计调查。其中,针对审计揭示的我市医疗救助起报点过高、最低生活保障金调整不够及时的问题,市民政部门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并于2006年11月由市政府先后出台文件,对医疗救助起报点进行了调整,并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正常增长调整机制。

行政事业与外资审计  绍兴市审计局2006年完成署定项目3个、省定项目1个、市领导交办项目3个,共查出违规金额3016万元,收支不实金额52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5006万元,上缴财政金额186万元。审计提出建议38条,提交综合报告和审计信息10多篇。外资审计主要开展了世行贷款城建环保项目绍兴子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和世行贷款城建项目绩效审计调查,世行贷款用于绍兴经济开发区6平方公里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公共照明和绿化工程等,1991年开建,1999年全部建成,由政府还本付息。审计对建设目标实现、运行管理、项目还贷、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评价,揭示了项目管理机构不健全、资产所有权悬空等问题。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全绍兴市审计机关2006年共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35个,查出违规金额67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9.48亿元,移送司法纪检2人,提出审计意见建议465条。市本级共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0个,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3522万元。市审计局着重在强化意识、规范程序、贯彻“两个办法”、加大审计力度等方面下功夫。以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文件下发了《绍兴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组织起草了《绍兴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办法(试行)》和《绍兴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试行)》。会同市委组织部、纪委对11个单位进行了经济责任事项的交接。

审计信息化   围绕“审计实施信息化、审计管理无纸化、审计政务电子化”目标,强力推进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的融合。突出抓了“1拖N”审计管理系统建设。年初制订了《绍兴市审计局2006至2010年信息化建设规划》,由于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拨专项资金,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1拖6”审计管理系统并投入运作,并在全省率先部署使用了审计署邮件系统,随后重点抓了计算机审计项目、联网审计和OA、AO交互使用。全市共完成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87个,占项目总量的30%左右,其中市局本级完成14个。11月份起,审计项目AO与OA交互工作全面推开,并研究出台了交互应用考核办法。全市审计系统共上报14条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和12个AO应用实例参加审计署评比,其中5个AO实例获得应用奖,7个AO实例获得鼓励奖,5条专家经验被审计署录编。嵊州市审计局自行开发的“乡镇财政运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因其“易用、实用、通用”,得到了国家审计署信息化办公室周德铭主任和省厅吴桂英副厅长的批示,在全省得到了推广应用。

内部审计  绍兴市审计局2006年内审工作主要抓了调查研究、内审宣传、内审培训、资格证管理四方面的工作。向全市300个内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走访76家内审单位,召开了6次内审座谈会,全市内审机构净增12家。根据省内审协会的要求试行了内审资格年检制度;结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制订了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获得省内审指导先进集体。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