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关党建 -> 机关党建
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 进一步推进审计转型

发布日期:2008-12-31 00:00:00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办公室字号:[ ]


    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重大命题。近年来,市审计局用好“学习型机关”创建这把“金钥匙”,从“理念导入、机制切入、工作融入”三方面狠下功夫,在审计转型上实现初步破题,推动了审计事业创新发展。2005年市审计局被人事部和审计署评为“全国先进集体”、被省人事厅和审计厅评为“全省先进集体”。2005、2006两年市政府岗位目标考核连续获得一等奖,全市有11个项目被评为省级优秀审计项目。2006年省厅考核获得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有14个AO实例在审计署、省厅评比中获奖,9条专家经验入选署、厅专家经验库,占全省总量的两成以上;《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获得审计署审计论文三等奖,是全国唯一入围的地市审计局。局机关被市委命名为全市首批“学习型机关”、局党总支连续14年获评“五好”机关党组织。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市审计局作为全国唯一的地市审计局参加交流,学习型机关创建做法被编入审计署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汇编。

    一、理念导入,提升“作用力”

    一是围绕服务大局,做“谋划型”审计干部。对全市审计干部提出围绕形势任务发展要求抓谋划、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抓谋划、围绕坚持服务民本民生抓谋划和围绕上级机关规划目标抓谋划的要求。以调查研究为主抓手,2006年审计调研工作进入全省前三名,今年又确定了《国家审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等21个重点课题。

    二是着眼有所作为,做“执行型”审计干部。提出“以作为强地位”,把作为体现在执行力上,体现在具体审计工作中。2006年仅市本级就有5个项目获省优秀审计项目,为全省最多;在省级以上审计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10多条审计信息得到市领导批示;市、县两级政府根据审计意见建议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超过20个,其中市本级8个。

    三是立足事业提升,做“创新型”审计干部。围绕推进审计转型,积极引导审计干部开拓进取,激发创新热情。2006年有10多项工作在省厅各类会议上作交流介绍并获好评。投资审计工作为全省提供了经验借鉴,近三年投资审计核减工程造价15.1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探索审计监督关口前移,与曹娥江大闸工程管委会开展财务管理与审计共建。

    二、机制切入,增强“推动力”

    一是建立“领学”机制。从2005年开始推出“审计讲坛”,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由局领导轮流为全体干部上辅导课,重点讲解政治理论,分析形势任务,学习法律法规,举办业务讲座,探讨重大问题等,去年仅局“一把手”就讲了四次课。

    二是建立“帮学”机制。每年组织干部开展“四个一”读书活动,即在坚持周一晚上政治业务学习的前提下,每人每年至少读1-2本书,记一本读书笔记,提一条创新建议,写一篇调研报告。今年初,局“一把手”向全体干部赠阅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努力打造网上学习平台,从有限的行政资金中挤出130万元,用于局域网和审计专网建设。

    三是建立“促学”机制。专门制定《机关工作人员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若干规定》,对取得研究生学位的奖励3.5万元,取得博士生学历或学位的奖励5万元等。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审计项目、优秀审计论文、审计业务能手等评比活动。树立学与不学、干与不干不一样的用人导向,去年择优提拔任用4名年轻干部,推荐1名正科级干部为副局级领导。

    三、工作融入,激发“创造力”

    一是做到即学即用。借鉴杭州、湖州等兄弟审计局经验,研究出台《加强投资审计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收缴政策、审计模式、组织审计费用支付标准等重大问题。根据《监督法》和《浙江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有关规定,适时调整财政“同级审”重点,进一步提升“两个报告”的质量。

    二是做到活学活用。研究制定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成立了计算机攻关小组,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不到三个月时间顺利部署完成“1拖6”审计管理系统,实施AO和OA交互,第一个部署使用审计署“亿邮”邮件系统。今年又专门研究出台了《AO和OA交互管理考核办法》和《县(市、区)审计局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乡镇财政运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在全省得到推广应用。

    三是做到先学先用。实践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理念,承担的2006年永康市长经责审项目被省厅定为样板项目,在全国市(县)长经责审现场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针对审计方向转向绩效审计,通过内环河、大环河、小舜江水库等项目实证分析,初步构建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模式,《中国审计》专门作了介绍。顺应领导干部经责审新要求,出台了“交接办法”、“内管干部审计办法”、“审计结果公开办法”、“审计结果运用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今年将制订“审计结果整改落实督查办法”和“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办法”。我市内管干部经责审“四个抓”的经验做法,得到审计署孙宝厚总审计师高度评价,《中国审计报》和审计署《审计工作通讯》分别作了介绍。





分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