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革是近年的中心工作,诸暨市是全省推进数字化改革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县市区之一。这些项目建的怎么样?资金绩效如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很关心。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审计。诸暨市审计局2023年立项实施数字诸暨建设项目绩效专项审计调查,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立足走好研究型审计之路,把研究作为基本方法论,制定了《数字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怎么评”的标准设置、“怎么评”标准应用及“怎么评”后整改见成效三方面作出规定 一是破解“怎么评”无标准的障碍。鉴于数字建设项目涉及领域非常广、应用系统个性化差异性非常大的实际,审计牵头联合市大数据发展管理中心、市传媒集团2家最主要的管理和建设单位反复研商,采用“定量+定性”方式,设定5方面核心评价要素,14个定性指标和26个定量指标的数字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解决“怎么评”标准如何应用的难题。审计组织现场实战演示,逐个邀请32家使用单位实操93个应用项目,审查实际功能的设计达标度,评价系统运行可用性、一致性。三是紧盯“怎么评”后整改见成效。审计要求对60分以下的17个应用,明确整改期,责令项目需求单位进行整改,逾期难以整改的,启动“关停并转”程序;对60-70分的50个应用,持续跟踪推进,督促相关单位完善系统,提高系统可用性与活跃度。当下结合《“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市县两级“优化提升”“整合兼并”“削减取消”三张清单》,已完成削减取消应用6个。 近年全省各级各地数字建设项目数量多财政资金投入大,极大推动了我省数字化改革进程,但同时项目绩效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应该成为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关注点。诸暨审计立足研究型审计,通过制定评价标准以及紧扣标准实操实测的做法证明是可行的。 (诸暨市审计局 孙星怡)
|